据环球网报道,随着气温经常高达40℃,西澳大利亚州的圣诞午餐通常以海鲜、沙拉和冷盘肉菜为主,而非烤火鸡和五花八门的配菜。在该地区,体型较小的澳大利亚岩龙虾(简称“澳龙”)在海鲜拼盘上扮演着明星角色。尽管在当地节日期间的龙虾生意有所好转,但自从失去其遥遥领先的最大龙虾客户中国以来,西澳大利亚州的龙虾捕捞行业一直在苦苦挣扎。随着澳政府宣布,中国在近日确认正式解除对澳岩龙虾的贸易禁令,澳渔民正处于谨慎庆祝的情绪中。从2020年末开始,中国因政治原因对澳大利亚龙虾实施了进口限制,近四年来,澳洲龙虾的出口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实际上,在这之前,澳大利亚近94%的龙虾出口都依赖中国市场,2019年对中国的龙虾出口额甚至达到7亿澳元。对于澳大利亚而言,中国市场对其龙虾产业至关重要,因此,恢复对华龙虾出口的决定,意味着澳大利亚经济的一大复苏。如今,澳洲龙虾“重返”中国,绝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商业行为。它背后,是国家利益、地缘政治、甚至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小确幸”的复杂交织。我认识一位在澳洲留学的朋友,他告诉我,当地的龙虾养殖户,这些年真是太难了。中国市场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命根子。禁令期间,他们眼巴巴地看着龙虾滞销,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所以,这次解禁,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回血”,更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重生”正当澳洲政府欢天喜地庆祝这场“胜利”时,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却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搞起了大动作。他宣布与所罗门群岛达成警务合作协议,准备砸下1.9亿澳元,帮助所罗门群岛提升治安水平。这一举动,怎么看都像是给中国的一个“下马威”。据环球网报道,近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宣布,澳大利亚将在未来4年内斥资1.9亿澳元协助所罗门群岛扩大警力,并希望所罗门群岛未来能减少对“外部伙伴”的依赖。澳媒分析称,阿尔巴尼斯口中的“外部伙伴”似乎意指中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近日应询称,中方一贯主张,各国在发展同太平洋岛国关系时,应该秉持“三个坚持”,要坚持岛国自主、坚持发展为先、坚持开放包容。任何国家都不应该将岛国当作自己的“后院”。“希望有关方能切实尊重岛国独立和主权完整,不干涉岛国内政。”有专家分析称,澳大利亚此举,背后很可能有着对中国在南太平洋影响力扩大的担忧和抵制意图。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南太平洋地区一直以来被澳视为其传统的势力范围,在其对外政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中国近年来与南太平洋国家包括所罗门群岛在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安全等领域的合作逐渐增多,这无疑触动了澳大利亚的敏感神经。澳大利亚担心中国影响力的持续上升会削弱其在该地区长期以来的主导地位,无论是在政治话语权上还是经济、安全事务的掌控力方面。当然,阿尔巴尼斯没有把话说死,只是说他们签署这份协议,是想确保澳大利亚依然是首选的安全伙伴。至于要不要将中国“赶走”,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所罗门群岛是一个主权国家,希望他们采取的一些措施能持续下去。其实看得出来,阿尔巴尼斯是不想跟中国撕破脸的,毕竟他花了不少心思才让中国解除禁令。但对我们而言,和澳大利亚在该地区恐怕还是有一场“硬仗”要打。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